【2019“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赵福全:颠覆性改变取决于颠覆性认识和持续的产业实践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核心提示:2019“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现场嘉宾演讲实录,敬请关注!

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尊敬的各位新老朋友中午好!

每次到这个舞台上最有感觉,有太多的回忆,与太多的朋友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今天一上午的分享,中国进入新时代,但是新时代能不能改变还取决于人。“中国拥抱世界”论坛,我还是有一个巨大的贡献的,在金茂饭店里面商量,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看到黑天鹅事件,就觉得要拥抱,首先拥抱是双向的,所以还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我觉得拥抱不是中国拥抱世界,而是产业之间的改变。现在产业对我们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难的时代,怎么改变,前一段时间搞了一个汽车环境与创新论坛,当时所有的呼声觉得挺难,我就在那里讲了产业重构技术变革消费下行压力下的企业应对策略思考。我又不太愿意讲同样的东西,这次我的标题围绕汽车产业重构,颠覆性改变取决于颠覆性认识和持续的产业实践来讲。

很多人来问有什么商机,有国内的企业也有国外的企业也有政府的领导,大家都觉得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到来,讲四化,大家都觉得已经讲烂了,但是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遇到一些困难有什么,还不是造车,所以这个非常可怕,每个人站在自己一点点的角度寻找给自己一些阿Q的东西,没有像你们想象这么了不得,但是隐隐约约要发生一件大事,如果万物互联了,都智能网联,人工智能一来,老想未来人类灭绝,但是想想还是有一些事。我今天和大家讲一些我的感悟。

我认为是我的认识,我认为这个东西不是讲哲学,我日常接触比原来宽得多,如果这个事实不理顺的话很可怕。卖不动的新造车势力认为自己的路错了,没有考虑自己的战术,反而怀疑战略,董事长千万不要当总经理,如果要当,就得是屁股决定脑袋。坐在董事长,一定要多考虑战略,不要考虑战术,如果制定战略的时候,老是莫名其妙思考能不能落地,就变成总经理了,实施过程当中因为总经理没有做到位,认为路走错了。自己决定走哪条路又自己做的时候就纠结了,这种纠结小的来讲企业耽误事,国家来说就是误国误民,现在社会就是在十字路口,不要以为这个东西放大了,一会我和大家分享万物互联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

人工智能经过这么多轮,这次是不是老菜重炒,不一定!因为原来人工智能是期待,有梦想,但是也得有能力支撑现在的万物互联,包括云的能力,可能人工智能就在我们的脚下,你愿意相信就做,不愿意相信,要想做成一件事可以放大所有的可能性,其实只有1%,但是就努力做了,但是想否定一件事放大1%都变成不可能的事,要想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是大家现在的共识。但是好像所有的事都证明,没有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从颠覆性的认识的角度看一件事。

有的人认识了,但是没有做下去,就给不想做的人找了一个理由。要持续的产业,让你颠覆性的认识,一点点落地,最终会迎来光明的。到明天这个过程当中,光明的明天就是颠覆性的改变,还用常规的理念做,就不可能发生,这个就叫渐进式思维。而大部分人思维方式是渐进,大部分的历史阶段在历史长河里面都是渐进的。但是有时候外界、内界发生革命性改变的时候,没有抓住就难了。

当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荷兰人还想做风能动力的帝国,风能是荷兰帝国诞生的原因,他不相信,当他相信的时候,因为他的风车很发达,就嫁接了,有动力还有风能,那个时候就有混合动力。然后投入了蒸汽的发展,英国就崛起,荷兰就衰退了,那个时候就是蒸汽动力的改变,实际是革命性的,但是有一个渐进培育的过程。

S曲线还是振动曲线无所谓,但是这个积累就可以让后来的人站在曾经失败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我相当一段时间接触了所有人,颠覆性的改变正在悄悄来临,但是你是一个叫不醒的人,没有颠覆性的认识,你就不可能有机会拥抱,能不能抓住颠覆性的认识又取决于认识是多深刻。清华的教授对教育的理解远不如陕北农村的人,卖一个土豆赚2块也要把孩子送到清华这种人对教育的理解深刻。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坚持,有的人看到成果了,因为要持续的实践,才能有可能等到辉煌的明天。这个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死了,有的逃跑了,有的人当了将军。

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转型时代,而转型和其他不一样,小的讲是改变,大的讲是革命,而转型的革命最大的实际上不是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是要革自己的命,要否定自己才可以革命。我原来管企业,员工就是士兵,但是带学生我把学生当成孩子,孩子是连喊带骂,但是打的时候绝对留情,士兵是打胜了嘉奖,不行了回来杀了。这个不一样,因为目的不一样。

面对剧变的时候,体量越大的产业和企业越具有转型成功的基础,但是往往他转型的阻力是最大的,因为规模大惯性就大,最主要有一个问题是新旧重叠的内部业务,大企业做起来好像我在做,也不知道是真做,还是划勾在做。当两个都做的时候,新旧投入平衡的精力分散超乎想象,人类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瓦特发明蒸汽机了不得,芬兰没有做到,所以历史发生剧变的时候,无产阶级最彻底的,绝对经典。

为什么大企业转型转不了,他没有生死的压力,你说的事我也在做,但是我认为他没有真做。如果是渐进式发展,我认为小企业都没有希望。越有钱的人越不会玩命。城市把孩子送到清华大学和农村农民把孩子送到清华不一样。所以转型成功能不能成功,我的基本判断根本不是能力问题。什么是问题?没有能力怎么肯定转型成功?错,只要有能力就会产生动力,就会寻找资源,这日子靠自己的钱能造汽车吗?就要资本,太多人想涌入,有了这个认识才可以提高速度。

你有认识,有行动,但是慢了都会有问题。前天我们开世界专家咨询委员会,我主持的时候,通用的老大讲了美国V2X没有成功就是决心不够大,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新的东西已经出来了。汽车就是这种产业,超级大的产业,超级大的企业经营,我既做传统的东西,还做插电式还做混合。这种企业就好像什么都可以做,这种企业长期发展一定是百年老店,但是转变的时候,就不这么认为的,因为产业在发生颠覆性改变的时候,他的体量决定他无法形成颠覆性的认识,那么就没有颠覆性的行动。

现在我谈谈我自己的认识,可以讨论。首先这个社会变化最大的就是万物互联,之后颠覆性的改变对他的认识有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智能世界就是万物互联之后由于数据的传递代表着信息,最后让人造的东西有了智慧。

智能世界的三个要素,首先是连接,第二一定要有数据,第三数据的处理要有强大的计算力。没有这三个东西,什么都是扯淡。未来东西不连接,企业没有数据就连接不了,我就是卖米怎么做数据?很简单,不产生数据也得学会寻找数据,要应用数据。对数据骨子里去想。

万物互联之后,互联网和物联网最大的区别就是物联网,人之外,物要参与连接的时候,这个改变机器就超乎想象,机器的作用是很多人无法取代的,而且也无法拒绝,甚至很多人也担心机器。所以一定要人工智能把机器做得多好,但是我认为如何机器的作用,如何发挥机器的作用很重要。人如果未来要和机器争智能,人一定输。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机器强调智能,人必须强调智慧。

智能是知识大量的堆积,知识就是数据,数据越多越厉害。考清华就是什么都记得住,就考上了。这种情况下,我的基本理解,如果你要想真正想在未来的世界占一席之地就要智慧,这个就是差别。

第二,智能时代一定要让人和机器分工,我认为过去就是人像机器一样工作,我们小时候看电影人都像机器一样工作,但是未来万物互联,万物像人,但是不像人,也不干人事,但是传递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像人一样聪明干他做的事。现在,物联网有一个巨大的误区,机器人可以跳,我觉得多余,真的可以做花样滑冰,有必要吗?我们看花样滑冰那是美,那种美是欣赏,这是我的基本判断。未来应该是人更像人,机器更像机器,社会才可以和谐。

所以我认为,人必须真的认识到进入了人和机器共生共融的时代,很多时候他比你厉害,手机摔了一个再买一个,但是里面的信息呢?另外人工智能本身不可怕,可怕的应该是让人工智能通过网络的智能化,那才可怕。一个很可怕的机器人通过网络和一个很可怕的核电站连接了,所以机器本身的智能化不可怕,联网之后  网络智能化可怕。所以也蛊惑了人工智能的威胁论。

万物互联,我觉得最早就是数十亿的人的智慧和数百亿的机器智慧,就会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要讲智慧,数十亿还要更多,再就是数百亿亿,数千亿,看定义了,带来智能的连接将形成全新的世界,这是超级智能的世界,这个超级的世界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但是他的形成将改变我们所有的生活。而这个里面就是物联网的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是我的偏见。

万物互联超级智能时代,汽车将是最大的集大成的东西,有多少人造车,有多少企业参与,这些都要智能,每个都要连接,人要智能,要智慧,机器要智能。谁来用车,比造车人还多,要连接的世界就是整个社会,交通、能源所有的基础设施,汽车会是未来万物互联超级智能时代最好的东西,也是最难的东西。

未来社会在这种大环境下是什么样的特点?我个人认为,万物互联将改变所有我们想的东西,而万物互联之后,所有人都可以做生意,所有人都可以组合,由交叉变成组合,最终是融合。就是因为交叉组合、融合带来的可能性超乎想象了,就是摩尔定律了,就是无限的放大,这个就是为什么颠覆都来自于外界。

互联网的人要颠覆汽车,怎么把汽车造好,错了,他造不好,但是可以把你造的东西用得更好,因为他可以交叉,组合。最高境界是融合。比如说万物互联之后要用,用的东西本身要通过数据,通过知识,让他可以更好服务,怎么把汽车造好更要用好。量变一点点积累产生了质变,出现新的物种,新的社会,新的商业模式。大家再也不买方便面了,是因为饿了么解决了不饿的问题。原来的创新就是简单的组合,未来是拼盘式创新,八宝粥式的创新。八宝粥每个都不一样,水不一样会不一样,火候不一样也会不一样。未来一定是多要素的组合,多学科的交叉。

硬件有了,没有软件不行,只有软件,没有硬件也不行,要平衡也要分离,这个里面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大家都爱做OS,如果做操作系统背后没有生态,操作什么?操作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和生态打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修了桥是为了过河,过不了河桥就没有用,OS是桥。

支柱产业就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未来一定是生态产业。我不仅造车,更要用车,可以别的地方造车,这个地方用车,还要修车,还要车里面提供很多超越用车的服务:车上可以支付,可以看电影,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支柱产业要向生态产业转变。

我们一定要支柱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型,由单一的创新向组合式创新转变,而且原创重要,但是只有原创不够了,我们是做足了组合式创新。但是如果没有原创,是做不了组合的,但是做组合创新的人不一定自己做原创,这点很重要。所以我认为面对未来的生存之道就是融合,绝对不是组合,现在交叉已经落后了,一定要做八宝粥式的创新,这个里面就是内容丰富,化学反应。

因为只有有了这种层次的认识,才可以有深层次的行动,才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因为万物互联给我们带来这个机会,所以新打法是专+宽+多,未来复合型人才,就要把很多资源组合起来,我们缺的不是工程师,是缺乏把工程师组合起来的领军人物。

我认为汽车产业重构的核心,大数据云计算,他们是觉得有机会,他们因为正在提供我们不具备的能力。比如说5G,AI芯片,AR、VR、新能源、语音识别等等。智能汽车云集人类社会所有的下一代甚至下几代的创新,这些东西怎么做从0到1,但是你需要不需要他?所以产业一定有分工。

所有软实力之间的重组,将是车企真正构筑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硬件做好是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把内容做好,如果内容做不好,就没有资格参加更高一轮的竞争,我认为大家一直有一个技术是充分条件时代。我们过去习惯了,实际技术已经由充分条件变成了必要条件。

第三,汽车是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他不是从0到1的创新,而是1到100所有技术的迭代和组合。前两天参加节目,我说新闻稿同质化,你知道新的竞争法则,竞争讲差异化,新的竞争差异化理论是大势里边的差异化,必须做四化,四化里面的差异化,五化就多了,三化就不够了。这个是有理论支撑的。决策者没有这种知识认知,就不可能有颠覆性的认识,颠覆性的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汽车是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最重要的载体,最重要,没有唯一。互联网到物联网才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交流,而互联网所有人和物,都会数字化,都会形成信息,传递的是知识。最后自身互联,因为数据传递,信息组合,带来了一切都和原来不同。因为组合不同就形成不同,八宝粥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必须在线,一定要不断的升级。

这种情况下我基本判断,汽车遇上物联网是最大,也是最难,但是也是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之一。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汽车本身互联之后,所有的制造都变成了智能制造,所有零部件打通,这样车就形成了千车千面,基于数据,汽车运行的数据,运行的优化,这个叫千车千面,这个就叫赋能。和外界生态打通了,就连接所有的环境,你的支付所有的东西形成了千人千面,不一定关注车本身,是车移动的本身得到的所有的服务,只有万物互联,才可以实现使能和赋能,彼此又相互促进,产生新一轮的化学反应,智能汽车不是智能网联汽车,他将从造到用彻底打通产品、企业、社会,唯有汽车。我是想过了才理直气壮讲,可以跨全社会所有的智能叠加,最后,物联网使社会发生新的革命性的改变的一个最大的推动者。

下面和大家讲讲颠覆性的认识,在汽车里面还有哪些颠覆性,智能网联真的很好但是太贵,还有智能网联,确实很好,但是我做不了。太贵,汽车企业把汽车当成商品在卖,所以把消费者当成客户,根本没有当成用户,用户是什么?不买只用,客户就是一次性结束了。

这个改变大家都在讲,但是深层次有颠覆性的认识。因为没有这种颠覆性认识,所以当客户的时候和用户的时候打法不一样,越来越贵,最后没有用户,因为没有客户。我深深感受到很多老总,实际你是没有颠覆性的认识,他说我还不颠覆,你的颠覆没有颠覆性的结果就不是颠覆。

也有说,只要一按车就找停车场了,这个车一定会卖疯,但是为什么不干了?他说干不了,这个就是你的理念有问题,车还是丰田、宝马全部自己干,因为这个车需要一个智能的环境,车路要协同,但是你没有找这个环境,他老觉得,工信部和发改委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就小儿科了。所以就没有从真正颠覆性的角度改变去认识。

首先第一个颠覆,你知道汽车100多年,为什么奔驰宝马的品牌,0-100公里,为什么真皮座椅,两个东西决定,第一是所有权,因为是我的,所以我必须有个性,显示地位,还有就是驾驶权,因为我得开,所以坐起来像奔驰,开起来像宝马,未来所有权会改变吗?理论说得不错,所有权改变了就真的不重要,如果真的重要也不是拥有车本身,因为不是你还找什么感觉,从那个角度搞造型搞什么?驾驶权更不要说,坐车里看电影,玩手机,还管他什么0到100公里,这个就是汽车100多年的历史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如果不同,所有权改变带来的东西需要什么样的车,因为所有权没有了,至少你已经不是客户,但是还用车就是用户的概念。如果你看我这台多好,有多少配置还便宜,这些企业还是这么做,我认为他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未来的产品一定是车围绕这个车提供所有的服务,必须和端、和云打通,前台你使用,后台在服务,没有整个大系统,这个产品是不健全的,这个就是未来的产品,你不要管贵还是便宜,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就是简单的车已经不是完整的产品。

第二,智能汽车绝对不是车本身,智能是大概念,一定要从车本身,怎么造车,使用,路,环境,能源,这些不考虑没戏。

现在所有人把车联网当成技术来卖,多了太贵,少了没有利润,所以我们现在把智能网联的最重要的车联网还当成一个技术产品在卖,而我的判断根本就不是技术,而是真正能够让我们整个产业创建新型商业模式的黏结剂和催化剂。同时大家可以看现在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谁都解决不了市场的问题,昨天开CTO闭门会议,如果我们来了一个车,一下就没有了,什么都造不了,因为周围的环境,区域地图和连接都是成本,谁都做不了。这个就是新的产业,在这个情况下必须是开放的平台,开放的生态,我认为未来谁在封闭的系统里面做事都要死,没有希望。更谈不上发展,未来汽车制造和使用的环境一定是开放的,你会发现,只要开放的环境,谁都离不开大环境的连接,这个环境可以没有你,但是你不能离开那个环境,大企业的老总认为可以买一个世界,我认为谁都主导不了一切,你们独吞,我的开放是为了更好的封闭,只要有这种心理就会设边界,千人千面是整个的世界,怎么可能自己独有,这个就是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和一些整车厂单独签协议的原因,因为有了阿里的系统,腾讯的东西就用不了,腾讯可以用了,百度又不行了。我说的就是开放和连接,但是如何竞争呢?就要连接商业模式,而且要分几步走。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我认定一定要构建车路云系统,而且绝对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商业模式问题,他是国家、行业、企业多位一体构建一个创新的生态,万物互联一定要有生态的概念。所以车厂面临哪些挑战,我认为车厂第一个要如何把车变智能,有自动驾驶更要有联网的能力,你发现你做不了,就和别人合作,一定要把客户变成用户,我们一直说苹果很成功,卖服务赚钱,通过个性化的软件实现差异化,没有相信就无法做颠覆性的创新,所以现在也没有看到汽车行业的颠覆性的结果,一讲颠覆就是把现在的情况变成扁的,人得进化到那个份上,我觉得这种颠覆性是不靠谱,没有从技术支撑的角度考虑这个事。

第二未来绝对不是产品本身。未来汽车厂商竞争在哪里?我认为根本不是车也不是产品本身,是移动智能生活空间,不一定是制造,运营上,能够创造运营最高境界。

第三空间所有人都在讲,这个就是未来所有企业致力于努力的,既然他是一个移动的,而且是智能的生活空间,我们有没有从生活服务商的角度,像海尔卖冰箱做这个事,车坏了我给你修,太小儿科的模式创新,也没有从智能机器人的角度,但是是人背着机器走,智能汽车的是机器人背着人走,这个就是颠覆性的认识才有颠覆性的行动,才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结果。还有很大问题就是做了智能的东西没有人买,这个是客户理念,企业不赚钱,因为企业成本的问题,最后需要国家投人车路协同,智能的路,国家说你车没有我怎么投钱,有了5G可能一下子车就飞了,但是5G还没有到,没准5G到了又落后了。所以要理清社会成本、企业成本、购买成本,这个就是客户理念和使用成本用户理念核心的东西。我认为现在哪一个企业都没有想到,或者我想明白了不告诉你,不告诉我就是没有想明白。

我认为自动驾驶变成智能的空间,成本不能放到车的单价里面去,核心理念手机就是通话,不觉得太贵了吗?因为他是集所有的东西在里面,不要说1万,2万都愿意,因为角度不一样,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二一次性购买,我说了很多次了,客户思维,但是如果按需付费呢?根据智能的程度,就变成用户思维了,但是现在所有的企业智能的东西都觉得好,但是卖不出去,因为太贵,我们一定要从客户向用户转变。但是在哪里呢?现在的客户思维,用户思维就是坏了修,终身保修,这个是老概念的放大。

第三绝对只考虑给客户或者用户带来的价值,一定要考虑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模型,如果我们的智能环境一旦具备了,智能的车就会很便宜,拥堵带来的时间浪费,由于堵车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可以给我们国家一年节省的经济价值实际上5万亿,还决定我们的自动化水平,5万亿是GDP,不是工业产值,而且只在2035年。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我得有什么样的自动环境,这是鸡和蛋的问题,社会成本国家承担,企业也要承担一部分的成本,做技术储备,最后消费者根本不管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我作为客户,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另外我们一定要从简帮客户选,一个屏点了很多遍才找到,我给你,爱用不用,没有替客户提供选择,万物互联本地化车联网最大的关键就是你要的我都有,但是需要自己选。不这么做没有竞争力,所以未来差异化的核心一定是多场景的呈现,最高境界的竞争到了一定产品同质化就是情感化的东西了。一定要知道机器和人的情感交流内容是什么,最后消费者末端的用户他关注什么,才可以实现千人千面。

通过我的交流,颠覆性的创新一定源于颠覆性的思维,这个思维核心就是认识的问题,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思维,没有这种思维也没有这种创新,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敢于否定自己才有可能改变自己,这个都来源于你深度的思考。如果用一个好的词就叫洞察,洞见,我们成天刷朋友圈,别人忽悠几句就可以改变?不可能。我前天写了一篇文章,遇到寒冬汽车产业怎么发展,所有的建议,为什么有的企业做得好,有的企业做不好,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不能从骨子里面采取行动,研发上投入行动,没有骨子里的认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容易踩刹车,因为骨子里不相信,卖一个土豆2分钱,要涨多少钱才可以送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他骨子里就认识到了。

我认为只有颠覆性的认识,技术才能起动,不然技术都没有感觉。

最后结论,我们处在变革的时代,如果不是处于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意义,在特殊的时代,所以颠覆性的认识真的很重要,没有这个东西,你就像温水煮青蛙,稿写得精彩得不得了,但是骨子里认为很重要。真正颠覆性的认识源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你真的有理论功底,真的有知识,更要有开阔的视野,这个就是知识和见识的区别,更要有胆识。你有深度的洞察之后就敢大胆的坚持,为什么敢大胆呢?因为你已经有知识和见识,有深度的洞察之后,马云老说看不见没感觉,等看到又晚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可以大胆实践的人不是傻子,是因为骨子里面有胆识,有认识,还有坚持和坚信,太多的人有成功的机会,很少有人可以坚持到最后。最后胜利的人就是登顶的人,所以只有一个马云。

颠覆性改变是一定会发生,认同不认同不重要,但是你不能成为颠覆性改变的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源于你是不是有颠覆性的认识,还要有持续的实践,希望大家成为有颠覆性认识,最终可以在颠覆性改变登顶的那位,谢谢。

(本文来自2019第六届全球汽车人才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根据现场速录整理而成,如有错漏,敬请告知。)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直播专题!

PC: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10.html

移动: https://m.gasgoo.com/news/topic/210

中国汽车网(www.powasolar.com)专业汽车网站

作者头像
中国汽车网创始人

上一篇:部长院士共议中国甲醇经济多路径创新应用 ——爱驰汽车以甲醇“蓝科技”打造低碳未来
下一篇:关于东风h品牌,有一说一

发表评论